葉落時節(jié)又逢菌
發(fā)布時間:2013-12-12
來源:中奢網(wǎng)
《舌尖上的中國》以松茸開場,不免令人猜想制片人對于菌蕈的喜愛。從地大物博的中國挑選一味既能符合珍奇之標(biāo)準(zhǔn),又具有神秘色彩的食材,或許也非松茸莫屬。物離鄉(xiāng)貴,加之松茸難以保鮮,那齒頰間綻放美味的瞬間,仿佛就是松茸以及其他菌蕈生長的意義。
菌蕈是所有美食家避不開的一類題材,隨意翻開一本美食著作,均能尋找到關(guān)于菌蕈的文字。比如,彼得·梅爾在《富豪的蕈菇》中描繪了普羅旺斯鄉(xiāng)間黑松露交易的場景:“他們對那玩意小心呵護(hù),態(tài)度近乎虔誠;臟兮兮、厚厚的一疊鈔票換手,一百、兩百和五百法郎面值的都有;收錢的人不停舔濕拇指,點(diǎn)數(shù)鈔票,并不時鬼鬼祟祟四下張望……”此情此景不由令人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國》中關(guān)于松茸的唏噓,山民采摘的松茸,成為千里之外餐桌上價值千金的珍饈。美味珍稀者貴,一定會與金錢有聯(lián)系,非要加上一些《賣炭翁》似的批駁就太煞風(fēng)景,畢竟味覺的享受本就是一種探尋美好食物的體驗(yàn),無法承載太多社會道義苛責(zé)。還是汪曾祺豁達(dá),《昆明的雨》中描述了牛肝菌、青頭菌等各種菌蕈,就吃言吃,生動而直觀。
菌蕈的美味,帶著幾分傳奇色彩。就如松露,那特殊的香味難以用具體的詞藻來描摹,而更像是上天特意創(chuàng)造,專為滿足世人心中貪欲之用。它的氣息是如此霸道、專橫,永遠(yuǎn)是戲臺上的角兒,任何食材遭逢都只能成為配角;它又宛如煉金師手中奇異的粉末,任何菜肴灑上些松露的碎末兒,就能立刻成為珍饈美味。菌蕈的鮮味、口感,能夠深深植根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令人成癮,時不時牽記著,懷念著,燃起心中的欲念?;蛟S,菌蕈就是為欲念而生的。如若要為菌蕈尋找一些比喻,那最貼切的顯然是歷史中“深居在幽谷”的絕代佳人,一旦來到俗世,讓人甘心情愿為之沉淪,傾國傾城也在所不惜。
在Harold McGee磚頭般厚的食材寶典《On Food and Cooking》中,將菌蕈分為兩類,一種是可以在肥料、稻草和土壤混合的培養(yǎng)土中培育的;另一種則是共生型,必須長在喬木上,得一大片森林才能生產(chǎn)的。前者自然是蘑菇、香菇之類;而那些珍貴又美味的菌蕈,如松露、松茸、羊肚菌等等,都屬于后者,非得放諸于山野中,采擷天地靈韻方能長成,而一旦移植到人工環(huán)境,就立刻化作腐朽。這顯然也是菌蕈傳奇色彩的另一層體現(xiàn),只有胭脂俗粉才能飼育于人手,絕代姿色必定邂逅在山野自然之中。
阿城曾感慨于雞樅菌烹湯的美味: “用這種菌做湯,其實(shí)極危險,因?yàn)槟銜濙r,喝到脹死。我懷疑這種菌里含有什么物質(zhì),能完全麻痹我們腦里面下視丘中的拒食中樞,所以才會喝到脹死還想喝。”
吃遍神州美味的汪曾祺,在離開昆明四十年后依舊懷念云南美味,除了汽鍋雞、火腿等云南菜之外,那山珍野菌更是汪曾祺心中對于云南難以割舍的牽掛。細(xì)細(xì)翻查菌蕈的產(chǎn)地,可以發(fā)現(xiàn)如松茸、松露、牛肝菌、雞樅菌等山珍菌蕈,基本都產(chǎn)自云南。也因此,云南菜中烹調(diào)菌蕈的菜肴就自成體系,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吃法。比如,牛肝菌多炒食,雞樅菌則撕碎油炸,或燒湯;干巴菌則炒、炸、干煸、腌俱佳;雞油菌則多為配菜做點(diǎn)綴之用。這些充滿山野之氣的質(zhì)樸食法,曾讓多少異鄉(xiāng)人為之驚嘆,如作家阿城就曾感慨于雞樅菌烹湯的美味,不禁寫道:“用這種菌做湯,其實(shí)極危險,因?yàn)槟銜濙r,喝到脹死。我懷疑這種菌里含有什么物質(zhì),能完全麻痹我們腦里面下視丘中的拒食中樞,所以才會喝到脹死還想喝。”
但在云南菜走出了云南,來到了北京之類的現(xiàn)代都市,因邂逅了異地食材,就催生出了新的滋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類“新云南菜”并沒有舍棄地道云南風(fēng)味,而是因更多的食材選擇更上了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