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辨認要點
發(fā)布時間:2011-09-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1:市場上主流的假蟲草包括
地蠶:“蟲體”呈梭形。略彎曲,環(huán)紋較少,僅3~15條。外表淡黃色。
涼山蟲草:“蟲體”較長。有3?6厘米,表面棕褐色,“蟲足”不明顯?!安莶俊奔氶L,有10?30厘米,直徑較細,呈黃棕色至黃褐色。少數“草部”頂端有分支。
霍克斯蟲草:又稱亞香棒蟲草。蟲體表面灰黃色,足明顯可見?!安莶俊背实疑粱液谏?,少數上部分叉,膨大部分可見多數小黑色,質脆易折斷,氣微香,味淡。
白僵蠶:“蟲體”略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表面呈灰黃色,覆有白色粉霜狀物(氣生菌絲和分子孢子),頭部較圓。8對足呈突起狀。沒有“草部”。氣微腥,味微咸。
壓模“蟲草”: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粉等經加工模壓而成,“蟲體”光滑.呈黃白色,環(huán)紋特別明顯,質重。折斷面呈淡白色,滴加少量碘試驗會顯藍色。久嚼粘牙,久煮會松散。草體部分往往用紅薯的干燥葉柄偽裝而成,中空而不易折斷?
在以上種類中。涼山蟲草和亞香棒蟲草比較難于辨識,懷疑購買到這兩種蟲草的話,最好請專營藥店進行鑒別。
2:實際辨認過程中應該注意
A:少數冬蟲夏草子座可能產生分叉。
B:除去子座包覆的部分后,蟲體頭部與子座接合處顏色一般呈棕紅色,且子座和蟲體緊密相連。
C:蟲體部分顏色呈黃色或者棕黃色,且色澤不會完全均勻一致,蟲草本身色澤自然。(色澤過好或者不自然,則可能有染色或者打粉嫌疑)
D:蟲體能明顯分辨的腹足共4對,腹足的清晰程度與草的大小和采挖后的保存狀況有關。多數3600條規(guī)格或者更小的草腹足明顯不如3200條或者更大的草清晰。
E:對于大小大于4200條規(guī)格的草,能比較明顯分辨出冬蟲夏草三環(huán)為一節(jié)的特點。但是對于小于4400條規(guī)格的草,由于蟲體太小,此特征可能難于分辨。
F:冬蟲夏草有特殊的蘑菇香味,熟悉的人也可以據此判斷蟲草的真?zhèn)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