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茯苓益氣健脾
發(fā)布時間:2013-08-2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據(jù)《大公報》載文,中醫(yī)認為,脾的功能是運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養(yǎng)分供身體利用。“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功能強的人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脾屬土,喜燥惡濕。夏季氣候多雨而潮濕,濕濁寒涼之氣易損傷脾之陽氣,容易產(chǎn)生脘腹脹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泄瀉,水腫等癥狀。在此氣候條件下,若飲食寒涼無度,易造成夏季胃腸疾病的高發(fā)。因此,飲食上宜清淡,多選用祛濕益氣之品,適當控制冷飲等有助脾之健運。
茯苓具有滲濕利水、補脾利水、通利小便的功效,中醫(yī)認為,脾虛及水濕互為因果,所以,無論脾虛還是水濕氾濫,都當首選茯苓且效果極佳。茯苓與他藥合用更顯補脾化濕之功。所以又被歷代醫(yī)家稱為除濕邪之圣藥,至今在臨床上普遍使用。
茯苓入藥,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認為“久服,安魂養(yǎng)神,不飢延年”?!侗静萁?jīng)集註》記載,“治淋瀝,水腫淋結(jié)”;《藥品化義》認為茯苓“最為利水滲濕要藥”。中醫(yī)學認為,茯苓性味甘、平,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安神寧心的作用,治病范圍相當廣泛。
茯苓不僅是良藥,還是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保健佳品,近年藥理研究證明,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可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緩衰老的作用。茯苓能使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釋放更多的氧,以供給組織細胞;同時,還可使細胞組織(包括皮膚、黏膜、毛髮等)活性增強,從而使肌膚、毛髮顯得更加滋潤,達到美容的效果。茯苓所含卵磷脂和膽鹼,能增強和改善大腦機能,不僅可“強記憶”、“益心智”,還能“防癡呆”。茯苓中的茯苓素利尿功效佳,有助降血糖和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