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能吃到的食藥用菌種類很多,常吃的有香菇、雙孢蘑菇等。這些常食用的食藥用菌都是能夠人工栽培的。很多人認為,蕈菌栽培源于國外,事實上,我國的蕈菌栽培比法國路易十四時期(1683-1715)雙孢蘑菇人工栽培早了1000多年。關(guān)注探秘千菌方,了解更多菌物與健康的奧秘。
我國最早栽培的蕈菌是茯苓,始于南北朝(420-589)。在古籍中,人工栽培蕈菌記載較多的有木耳、銀耳、茯苓、靈芝、香菇、草菇等。其中,又以“國菇”香菇為代表的蕈菌文化獨具魅力。
浙江慶元,是香菇發(fā)源地,也是香菇鼻祖吳三公的出生地。吳三公生于南宋建炎(1127-1130)年間,因排行第三而得名。他生活在棚戶之間,與其妻(劉香蕈)一起,從枯木上的野生香菇為靈感,發(fā)明了古代香菇栽培核心技術(shù)“砍花法”和“驚蕈術(shù)”。在他的帶領下,當時涌現(xiàn)了一批種菇賣菇的菇民,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善了農(nóng)民的生活。后人為紀念他的偉大貢獻,尊稱其為“菇神”。
香菇人工栽培文字記載始見于南宋《龍泉縣志》的《菌蕈》篇:香蕈,惟深山至陰處有之。其法:用干心木橄欖木、名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駁木皮上,候淹濕,經(jīng)二年始間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經(jīng)立春后,地氣發(fā)泄,雷雨震動,則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掛,焙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擊,其蕈間出,名曰驚蕈。惟經(jīng)雨則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少者,香味具佳。又有一種適當清明向日處出小蕈,就木上自干,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曬干,同謂之日蕈,香味亦佳。
元代《農(nóng)書》中也有類似描述:今山中種香蕈,亦如此法,但取向陰地,擇其所宜木楓、櫧、栲等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復之,經(jīng)年樹朽,以蕈碎銼,勻布坎內(nèi),以篙葉及土復之,時用泔澆灌,越數(shù)時、則以槌棒擊樹,謂之驚蕈,雨露之余,天氣蒸暖,則蕈生矣,雖逾年而獲利,則利甚博,采迄遺種在內(nèi),來歲仍復發(fā),相地之宜,易歲代耕,所采生煮食,香美,曝干則為干香蕈,今深山窮谷之民,以次代耕,殆天茁此品,以遺其利也。”
由此可見,800年前的菇民就已掌握了從擇時選樹到烘干分級的一整套香菇栽培技術(shù):擇木、時令、選場、做檣、砍花、遮衣、驚檣、焙菇。而且技藝十分成熟,是當時菇民謀生的一種手段,其生產(chǎn)極具規(guī)模。《菌譜》曾這樣描述:“向之叢林茂園,是生菌芝者,今則荒山一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