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神話的背后
發(fā)布時間:2016-02-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如果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么從事香菇行業(yè)的人一定會到一個地方朝圣,那就是慶元五大堡鄉(xiāng)的西洋村的西洋殿,供奉著香菇鼻祖吳三公塑像的西洋殿,比吳三公的出生地龍巖村更為出名。
雖然一些神話故事中都將吳三公編制成會法術的神仙,但故事都八九不離十告訴我們,香菇生產(chǎn)所用的就是“砍花法”。
斧頭砍樹,用盡力氣,大樹轟然倒下,然后斧頭再如蜻蜓點水一般,輕輕砍樹皮,輕重得當,深淺得法,來年就能長出香菇,這是一種手工生產(chǎn)的絕技,那是相當?shù)纳衿妗?br />
龍泉人何澹于宋嘉定二年(1209)作的的第一部《龍泉縣志》中記載:“其法,用干心木,橄欖木,名蕈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班駁銼木皮上,候淹濕,經(jīng)三年始間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經(jīng)立春,地氣發(fā)泄,雷雨震動,則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掛,烘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擊。其蕈間出,名曰驚蕈……”這是人類第一次有關香菇砍花法栽培和驚蕈術的比較完整的記載。
發(fā)明香菇的吳三是一個人,不是神,是慶元縣龍巖村的一位村民。
據(jù)吳氏宗譜記載,吳三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三月十七日,娶劉氏香蕈為妻。據(jù)慶元縣志記載,吳三公自幼隨父修煉,亦諳通巫術,明萬歷三年斧子均被明神宗敕封為“判府相公”。
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是一個身份不低在當?shù)赜兄匾绊懙娜恕?br />
縱觀慶元的歷史,在慶元有著重要影響的人有許多,像胡紘,曾任工部、禮部、吏部侍郎等重要要職,在慶元置縣時,他曾親具奉章極力請命,為慶元人民所尊敬;還有葉宗留,領導明未礦工起義,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被寫入明史。而相比之下,在慶元,他們的知名度遠遠不及童叟皆知的吳三公。
吳三公的知名度產(chǎn)生,是因為他所發(fā)現(xiàn)的香菇技藝被慶龍景三地延續(xù)了800多年,人們對吳三公的敬仰,從座在閩江上游慶元縣境內松源溪畔西洋殿可以折射出來
這座氣勢非凡的廟宇,始建宋咸淳元年(1265),但幾經(jīng)變遷,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座飛檐畫棟,雕梁翹角,構造極為精細的“菇神廟”是清光緒元年(1875年)慶元、龍泉、景寧三縣菇民集資重建。
吳三公是龍巖村人,為何殿會建在西洋這個地方呢?據(jù)《慶元縣縣志·人物》記載,關于吳三公的身世,現(xiàn)還有“祖家在龍巖,生長在西洋”之說。
這座長方形的廟宇,占地一畝半多,該殿為四合寺觀式建筑,分前廳、戲臺、中臺、正殿等,正殿前分列左右?guī)?,廂房中心間為鐘鼓樓,與正殿相對是倒座。正殿中底供著吳三公像。整座廟宇的雕刻、泥塑、彩繪等傳統(tǒng)工藝精湛,融工程與藝術于一體,在結構功能和裝飾手法上有著濃厚的建筑風格,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而到這里的人們,絕非僅僅欣賞建筑的藝術風格,人們更為純粹的是來朝拜香菇的鼻祖吳三公,祈求香菇能帶給他們好運。歷代菇民把每年農歷三月十七日(吳三公生日)和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為龍、慶、景三縣菇民朝拜祀奉“菇神”的進香期,在這時,群眾還會自發(fā)舉行戲劇會演,宣揚菇鄉(xiāng)文化。
在慶元縣,這是唯一一個為當?shù)厝怂⒌膹R宇,吳三公是被慶元人神話了的大英雄。
對吳三公的尊敬,是在于生產(chǎn)香菇不僅是一種的技術,更是因為它是農業(yè)社會時田多地少的慶龍景三縣人民致富的手段。有人統(tǒng)計,現(xiàn)在,慶龍景三地的菇民起碼有數(shù)十萬之眾。
對于英雄的敬仰,立廟是最大的一種懷念,就像人們四處建關公廟,對紅臉長須、使用偃月大刀的關羽的敬重一樣,吳三公的塑像也是身騎老虎,手持鋼鞭,英雄的氣概壯如山。(摘自山里杜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