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第四寶”——榛蘑
發(fā)布時間:2014-05-10
來源:青島日報
榛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蜜環(huán)菌的子實體。是迄今為止為數(shù)不多的被人們所認(rèn)知但仍然無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類(目前已有培育方法),堪稱名副其實的“山珍”,被人們稱為“東北第四寶”。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被一些發(fā)達(dá)國家列為一類食品。榛蘑呈傘形,淡土黃色,老后棕褐色。榛蘑七八月生長在針闊葉樹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條上。一般多生在淺山區(qū)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
有關(guān)研究資料表明,榛蘑采自于大興安嶺原始森林,它富含有大量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含有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營養(yǎng)成分,是一般蔬菜的十幾倍;榛蘑本身富含油脂,使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更容易為人體所吸收,對體弱、病后虛羸、易饑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榛蘑的維生素E含量高達(dá)36%,能夠有效的延緩衰老,防止血管硬化,潤澤肌膚的功效。榛蘑里含著抗癌化學(xué)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療卵巢癌、乳腺癌及其他一些癌癥,可延長人的生命。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山區(qū),那里群山環(huán)繞,物產(chǎn)豐饒。其中山上就生長榛蘑。榛蘑在我們那兒菜市場里或超市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而在南方卻很少見到。這大概就是榛蘑不能人工培育稀缺的緣故吧。每到秋后9-10月新蘑菇即開始上市。
我在南方工作,周邊的同事也時常會提到東北的一道菜,那就是小雞燉蘑菇。小雞燉蘑菇之所以能夠留駐于人們的記憶深處而長久不衰,那是有原因的。它的做法與用料與現(xiàn)在吃的小雞燉蘑菇有著很大的不同。難怪有人吃了東北的小雞燉蘑菇不以為然的這樣感慨道:“也沒吃出有多么香,多么特別來呀!”。其實過去的小雞燉蘑菇所選用的雞至少都是一年生的散養(yǎng)雞,不是現(xiàn)在的速成雞。不喂現(xiàn)在所謂的“人工飼料”,也很少圈養(yǎng),而是選用玉米面之類的純糧食等作為主飼料,再加入些青菜作為輔料,用今天的話說是純綠色飼料。都知道速成的雞肉死板、沒彈性、沒嚼頭、不很香;所選用的蘑菇有三種,一種為草蘑,一種為圓蘑,其次為榛蘑(都是干蘑)。前兩種數(shù)量有限,所以,小雞燉蘑菇大都采用榛蘑。燉雞之前要把雞剁成小塊不宜過大,然后把雞塊放入水中煮沸約5分鐘,目的是去除異物異味。把蘑菇提前用溫水泡了,泡好的蘑菇去根,大的要撕開,小的則保持整體。浸泡用過的水濾掉泥渣等也與蘑菇一并放入鍋中,不扔掉。這樣可保持蘑菇原有的味道,有益成分不流失不被破壞。燉雞一定要用豬肉,過去的豬肉與今天的也有很大的不同,至少都是一年生的散養(yǎng)豬,不是速成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