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之源
發(fā)布時間:2013-07-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人工栽培香菇已有800多年的歷史。800多年前,龍巖村農民吳三公發(fā)明了“砍花法”、“驚蕈術”和“烘焙術”等一系列制菇及加工技術,被當?shù)毓睫r膜拜為“菇神”,800多年來,香菇成為慶元人民賴以生存的傳統(tǒng)產業(yè),菇民足跡遍布全國十一個省200多個縣、市,從此,香菇開始了造福人類的新紀元。
慶元歷史地被譽為“香菇之源”。隨著慶元的吳克甸研究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技術獲得成功,這一技術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把香菇生產發(fā)展推向高潮。慶元建起了全國最大的香菇市場,成為全國最大的香菇流通集散地。
說起香菇,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朝年間,因久旱無雨,皇帝朱元璋為祈雨需素食,數(shù)日后已食而無味,國師劉伯溫獻上香菇,朱元璋食后頓覺神怡,贊口不絕,下旨把香菇定為歲歲需上獻皇家的“貢品”,并敕定香菇為劉伯溫國師家鄉(xiāng)處州府龍泉、慶元、景寧三縣生產的專利產品,其它地域一律不允許種制香菇。慶元民間自此就把香菇視為“皇上圣品”、“菜中之王”。對此,民間有“國師獻山珍,香菇成圣品,皇帝開金口,諭封龍慶景”之說。因此,慶元(處州)人對香菇懷有特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