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10-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雞樅菌在楚雄是一種常見的野生食用菌,每年八、九月,正當雨季時,人們上山采摘,或集市買回雞樅菌,將菌用清水洗凈后切成片,放入油鍋內(nèi)炒至九成熟,然后在配與新鮮辣椒、大蒜一同炒至完全熟后加以味精、鹽調(diào)味即可。視個人口味不同,如果新鮮辣椒還不夠辣的話,還可以加一點小米辣一同炒制。
此道菜制作簡單、鮮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且有特別的清香味,看后令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增。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野生菌時,一定要炒熟,存放的器皿生熟要分開,購買時一定要看清,不買其他不知名的雜菌,以免食用中毒。
選擇到楚雄過火把節(jié)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彝州美味--素炒雞樅菌,因為雞樅是一種野生菌,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下面小編為大家做個簡單介紹:
雞樅菌
雞樅又名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是一種美味山珍,稱之為菌中之王,其肉肥碩壯實,質(zhì)細絲白,味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媲美,故名雞樅。它含有鈣、磷、鐵、蛋白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成份。雞樅吃法很多,生熟炒煮作煲湯皆宜,滋味均極鮮美。
雞樅的生長跟一種白蟻有密切關系,至今都沒人能研究出雞樅生長所需的條件和環(huán)境,人工無法栽培,這也是雞樅雖然好吃但無法量產(chǎn)的原因,立夏以后,黔西南及周邊少數(shù)地區(qū)陸續(xù)有雞樅出,但尤以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jié)前后和七月十四的月半節(jié)前后出得最多最集中。它肉厚肥碩,質(zhì)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它不僅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zhì)、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zhì)。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鵂樅還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作一般的家常小菜,也可作珍饈供宴會使用。無論炒、炸、腌、煎、拌、燴、烤、燜,還是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活,被人們推為“菌中之冠”。
雞樅采摘
雞縱菌生長有特性,它如一年在這地方長,不擾動它,第二年它還會在原地方長,這叫“雞縱窩”,什么時出窩,也如約定了般不爽。這雞縱出頭的“窩”下,必有一種類似白蟻巢結構的土塊。若動蟲遷,明年此處就不會有雞縱了。
采雞樅也是考究的事,首先雞縱窩切莫告訴他人,其次要抓緊時機。雞縱以頂上傘蓋未張時最鮮嫩肥美,若候其出土,傘蓋一張,馬上“紛披”,肉就老了。采了雞縱,要根部涂點濕泥,可“養(yǎng)”它一二日,日子過了則菌干如柴。
簡單鑒別
1、菇樅傘形似斗笠:菇傘頂部有顯著之凸起,使其整個菇傘呈斗笠狀,該中間之凸起即稱之為傘尖。
2、傘尖如鐵似鋼:以手指觸壓傘尖時,其硬度有若鐵器扎手,這是其他菇類所沒有的。雞肉絲菇依種類不同,其菇傘之大小差異極大,大者直徑可達20cm以上,小者不及3cm,而其傘尖均極為堅硬,是其共同之特點。
3、菌褶白色:雞肉絲菇菌傘表面,有灰、白、米黃等等顏色,而其菌褶初時均為白色,以后漸漸老熟而呈乳白或稍帶黃色。
4、菌根一條菌根不分枝,一條直通地下之白蟻巢,此菌根在學術上一般稱之為假根。
俱有以上四項特征者,已足以確定為雞樅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