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和新渠道不斷形成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出暢銷的產品?《品牌農業(yè)與市場》雜志社總編輯梁劍認為,打造新時代的“爆款”,要從產品本身、消費者定位、營銷方式以及傳播模式等方面著手:
1、極致產品是打造極致品牌的前提條件,產品是 1 ,品牌是后面的 0 ;
2、鎖定自己的目標人群。消費者細分的時代,一款產品、一個品牌人人喜歡、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因此要精準定位產品的消費人群,研究不同群體對產品的喜好度;
3、把握場景爆發(fā)的增長空間。產品不僅是物質的,更是某個消費場景的解決方案。從“一日三餐”到“一日五餐”,包括夜宵場景、下午茶場景、零食場景等,企業(yè)要通過場景的營造帶動消費增長;
4、把握新傳播帶來的消費機遇。農業(yè)食品企業(yè)要抓好從播到傳的動能轉化,將互聯網變成聯互網,利用抖音、小紅書等當下流行平臺,從過去單一單向傳播向新營銷方面轉型;
5、打造品牌的年輕化與時尚化。隨著年輕一代成為主流消費群體,亮眼的包裝、個性的設計、流行的代言人等,都是吸引他們的關鍵因素。
農產品批發(fā)市場仍然是目前農產品流通的主通路, 2016 年農產品批發(fā)市場交易額約為 4.7 萬億元,占到農產品流通總額的 70% 左右。這是主要銷售渠道,以大宗農產品為主,如蔬菜、水果、糧油等,交易具有顯著的季節(jié)性。
農批渠道產品大多以產地品牌出現,產品品牌和企業(yè)品牌不突出。最近幾年,批發(fā)市場變化顯著,讓企業(yè)在批發(fā)渠道經營品牌產品成為可能。
商超正在成為農產品的重要銷售渠道。商超具有規(guī)?;?、集約化、連鎖化的特點,有助于農產品品牌形象的提升。但商超進入門檻較高,要求企業(yè)必須有完善的品質保障能力,持續(xù)供貨能力,以及營銷組織保障。
近年來,便利店渠道開始了快速增長。在快消品的基礎上,大量便利店開始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包括生鮮、餐飲、居家等一系列的生活綜合服務,生鮮、餐飲也成為便利店的重要利潤來源。餐飲渠道也是農產品的一個重要銷售渠道。2018 年,中國餐飲收入 42716 億元,比上年增長 9.5% ,成為消費領域中增長最快的門類之一。專賣店這幾年發(fā)展得非???,包括水果專賣店、烘焙店、零食店等。這些專賣店的特點是人口流動性大,擁有一批固定的團購客戶,或是依托當地旅游產業(yè),吸引專程購買“特產”的顧客。
如今,農產品電商對農產品的銷售也十分重要。許多品牌的引爆是從線上引爆,進而又進入到線下。目前電商渠道可以分成傳統(tǒng)的主流電商如京東、淘寶、天貓等, B to B 電商如美菜網、惠農網等,還有社交電商如拼多多、云集、甩甩寶寶、環(huán)球捕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