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食用菌常見蟲害入手,分析并探討食用菌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為提高食用菌產量、質量提供一些思路,為提高食用菌種植戶經濟效益提供一些參考。
病蟲害對食用菌產量、質量影響較大。據統(tǒng)計,食用菌常見的害蟲有90多種、害螨近30種,每年因蟲害導致的食用菌減產量約在25%左右。食用菌蟲害的控制方法最常用的就是使用農藥。但農藥如果使用過量,可能會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導致病蟲害更加難以被控制,因此蟲害防治工作是預防蟲害發(fā)生的最關鍵的一環(huán)。
1 食用菌常見蟲害
1.1 蚊蠅類
蚊蠅類害蟲多生長在潮濕、陰暗地帶,以潮濕、腐爛的食物為食,因其繁殖能力強、生存環(huán)境與食用菌的種植環(huán)境契合度高,因此是十分常見的且又極難清除的蟲害種類之一。蚊蠅類害蟲的幼蟲通常以食用菌的菌絲為食,對食用菌造成蛀蝕效果,導致食用菌發(fā)黃、萎縮、發(fā)霉、死亡,若這種害蟲蛀蝕雙孢蘑菇、茶樹菇、金針菇等商品價值較高的食用菌上,會嚴重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1.2 害螨類
常見的食用菌害螨主要有腐食酪螨和食菌嗜木螨等。蟲體個頭小難以被發(fā)現(xiàn),成群結隊活動往往會導致菌絲大量被啃食,在短時間內形成大面積危害,難以被控制。食用菌生長過程中若遇到螨類害蟲,很容易造成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這類蟲害還會在食用菌種植區(qū)域內連年危害,根深蒂固難以清除。
1.3 跳蟲類
跳蟲是彈跳能力強的害蟲總稱。繁殖力強,每年可繁衍6~7代,一旦暴發(fā)很容易導致食用菌種植區(qū)域減產甚至絕收。跳蟲類害蟲經常發(fā)生在竹蓀、銀耳等商品價值高的食用菌上,嚴重影響食用菌的經濟價值和市場交易價格。
1.4 其他類
薊馬是一種以孢子、菌絲、菇體為食的害蟲,經常成群活動,不僅爬行速度快,還能夠隨著氣流進行大面積擴散,一個點暴發(fā),很容易造成周邊區(qū)域感染蟲害。薊馬本身攜帶一部分病毒、病菌,會向食用菌傳播病害,對食用菌種植產業(yè)的影響非常大。
2 防治食用菌蟲害的具體措施
食用菌蟲害的防治主要以物理、化學、生物3種方式為主,為了保證食用菌的食用安全,化學藥物防治手段不便大力推廣,盡量以物理、生物防治方式為主要防治方式。
2.1 物理防治
源頭預防:源頭預防是指對蟲害進行源頭切斷,盡量避免害蟲進入食用菌種植區(qū)域。首先是合理選擇種植區(qū)域。食用菌種植應當遠離人類居住區(qū)、垃圾場、養(yǎng)殖場、糞堆,這樣能夠有效降低種植區(qū)域附近的害蟲數(shù)量和種類;其次是建立種植區(qū)域時要將接種、培養(yǎng)區(qū)域與食用菌生長區(qū)域分離,食用菌生長區(qū)應保持通風、干燥;最后應定期更換種植棚室。不應在一個棚室中連年種植,在種植前后都應對棚室進行徹底消毒殺菌。
誘殺預防:黑光燈的滅蟲原理是利用了害蟲普遍具有的趨光性。黑光燈搭配洗衣粉水溶液能夠有效對害蟲進行殺滅,降低害蟲的密度。粘蟲板主要用于滅殺會飛的翅目類害蟲。餌料誘殺主要針對害螨。在食用菌種植棚室內放置一些糖醋液等餌料,能夠降低螨蟲對食用菌的傷害。防蟲網是避免害蟲進入棚室的有力手段,而石灰粉是一種物理性質的消毒、殺菌、殺蟲劑,兩者通常搭配使用。
2.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劑對害蟲進行有效的殺滅和驅逐。但部分高殺滅性能的化學藥劑也會對食用菌造成傷害,同時形成藥物殘留,威脅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一些藥劑長時間使用還有可能導致害蟲對藥劑形成抗藥性,使滅殺效果大打折扣。常見的化學藥劑有多菌靈、速滅殺丁等種類,種植戶使用時要注意選用對癥、高效、低毒、少殘留的化學藥劑,并注意使用方式?;瘜W藥劑的使用盡量在食用菌種植前、拌料時等不影響食用菌生長的階段進行使用。種植前應先對棚室進行密封熏蒸,為食用菌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基料使用前用0.1%的托布津進行攪拌,降低基料中本身攜帶病菌、蟲卵的可能性。
2.3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了生物之間的天敵性和食物鏈,來減少害蟲的數(shù)量和密度,是一種無污染、高效率的抑制方式。例如,可以將平菇套種在水稻田中,利用水稻田中的捕食性蜘蛛對平菇可能會有的蚊蠅類害蟲進行防治,以保護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利用球抱白僵菌等菌株對害蟲的幼蟲和成蟲造成侵害,以降低食用菌種植棚室內的害蟲量。
食用菌的蟲害防治工作要以預防為主。應多借助物理和生物方法,盡量減少對化學藥劑的使用,避免食用菌中殘留化學藥劑影響消費者的健康,也避免使害蟲產生抗藥性,保證食用菌產量和質量的同時,保障種植戶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