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芝管理
1. 埋段。挖穴:菌段下地前適度清除栽培穴及附近雜物,根據林地實際情況,挖深10cm~20cm、直徑30cm~40cm的菌穴。
脫袋埋棒:林地內環(huán)境溫度達到10℃~25℃之間,將菌段運至出芝場地集中堆放3d~5d,然后用刀將菌段外表面的塑料袋劃破并脫掉,將菌段放到穴內,有靈芝原基出現的斷面向上,上蓋1cm~2cm土壤。菌棒與菌棒之間應相距20cm以上。
2. 出芝。林下以郁閉度0.7左右為宜,菌蕾形成至開傘時,空氣濕度保持在90%~95%;子實體開傘基本完成,菌蓋邊緣顏色帶有黃色時,空氣濕度保持在85%~90%;子實體趨于成熟至孢子彈射期空氣濕度保持在80%~85%。在原基形成和幼芝生長期,土表干燥發(fā)白的地方應適當噴水,噴水應細膩,不宜過濕。在采收靈芝子實體或孢子粉套筒前7d停止噴水。芝蓋分化前梳芝,及時去除弱柄畸形芝,每根菌段保留1朵~2朵。最適溫度為20℃~30℃。
二、病蟲害防治
1. 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農業(yè)、物理、生物防治等措施。使用農藥應符合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規(guī)定。嚴禁使用國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農藥,出芝期不向子實體直接噴灑化學藥劑。
2. 谷蛾防治。在芝芽發(fā)生生長期,芝蓋擴展期,是蟲害發(fā)生期,應密切關注。幼蟲活動期,進行人工捕殺;用黃板、專用殺蟲燈誘殺成蟲;危害嚴重時,剪除有蟲幼芝。
3. 蟻害防治。選好場地,避開蟻源。發(fā)生蟻害采用誘殺法,在芝場四圍每隔4m挖淺坑,坑深0.5m、直徑0.5m。將枯草枝葉埋于坑中,外加滅蟻藥粉后覆薄土。投藥5d~15d蟻類中毒死亡。可多次采用,將周圍蟻群殺滅。
4. 雜菌防治。培養(yǎng)料滅菌徹底。保持栽培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子實體生長階段,防止靈芝原基長出后受陽光直接暴曬而灼傷,防止積水。加強早期防治。如子實體感染木霉等霉變菌,應及時摘除,以防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