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棚室掛袋栽培技術要點
棚室搭建牢固,結構合理。棚頂呈拱形,棚高2.0—2.5米,寬6—10米,長度不限,但應作業(yè)方便。大棚用鋼管或鋼筋焊接而成,整體要牢固,防止傾斜坍塌。春季搶早覆膜增溫。2月中、下旬應將棚膜覆上,增加地溫,利于搶早掛袋出耳上市。 科學安排掛袋密度。棚室掛袋栽培與地面栽培相比,具有保溫容易、通風難的特點,通風不暢容易產(chǎn)生畸形耳,影響產(chǎn)品質量,棚高在2.2米左右的大棚每平米(含作業(yè)道)掛袋最大密度為100袋。 適時刺孔掛袋。當棚室內地面溫度達到15℃以上時,就可將菌袋移入棚內,一般在2月末到3月初之間。先將菌袋呈兩行5層高逐行跺在棚內,蓋上草簾或遮陽網(wǎng),夜晚氣溫降低可覆蓋塑料增溫,經(jīng)過4—5天的復壯開始刺孔(刺孔直徑4毫米左右,孔數(shù)在120—160個之間),刺孔后仍跺菌復壯,加快菌絲刀口愈合。刀口愈合、菌袋貼料后開始掛袋,每串14個,每個菌袋下部留有空間,利于通風。掛袋后底部菌袋應離地0.5米。
催芽期管理
掛袋后催芽管理應堅持保溫為主、通風為輔,空氣相對溫度85%以上,即袋表面有露水但不滴落為宜。保溫方法可將地面澆透水,每天噴幾次霧狀水,噴水量不宜過大,防止刺孔處進水感染雜菌和青苔。每天早、晚各通風1小時,根據(jù)氣溫變化在大棚上適當增減覆蓋物,防止凍害發(fā)生,管理得當7—10天即可出齊耳芽。
耳片生長期管理。
耳芽出齊后應增強通風、加大澆水,同時須嚴格控制氣溫在25 C以下,防止木耳生長過快,影響品質。通過覆蓋遮陽物或加強通風換氣控制溫度上升,可將大棚上部和側面塑料布各預留1米和1.5米的通風帶,形成上下循環(huán)通風,也可以下午3點后澆水、早8點后停水,將塑料用卷簾機卷到棚頂,澆水時再蓋上的方法降溫。
采收管理
一般出齊耳芽后澆水管理15天左右就可采收頭茬耳,采耳時將塑料鋪在地面,將待采耳片揪掉即可。頭茬耳采收后曬袋5天左右再澆水,當木耳采收過半時停一次水,然后將耳片澆大,一次性采收完,這樣有充足的時間再長出二潮耳,能顯著增加新單袋木耳產(chǎn)量。二潮耳管理要模擬下中雨的環(huán)境,夜晚連續(xù)澆水5—6次,一般在7—8天左右可在小耳基上再分化耳芽,連續(xù)澆水管理5天左右即可采收第二潮耳。
注意事項。一是大棚搭建牢固、結構合理;二是春耳搶前抓早,高溫季節(jié)掛袋成少敗多;三是選擇單片、黑厚的優(yōu)質菌種;四是選用袋料親和力好的優(yōu)質薄袋,裝袋緊實、提高標準;五是合理控制菌袋擺放密度、離地高度;六是加強通風、低溫澆水,控制耳片生長速度,提高質量;七是后茬耳采摘要徹底,利于實現(xiàn)二潮耳管理;八是刺孔要小、貼袋要好、通風要勤、澆水要細,搶前抓早防高溫,綜合防治病蟲害。
澆水管理要點:噴水應按生長狀況靈活掌握
A、耳芽多的多噴,少則少噴,耳秸萎多噴,耳濕少噴,晴天多噴,雨天少噴。
B、子實體進入成熟期,耳片全展,耳根手縮,子實體達到8分熟,達到1元錢硬幣大小時,即可停止噴水轉入采收。
C、把握溫度,溫度高子實體生長快,早熟,產(chǎn)量低。溫度低子實體生長緩慢,生長期長,產(chǎn)量反而高。子實體達到成熟時,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必須減少或杜絕噴水,否則容易引起流耳。要按溫度澆水,白天溫度高于22度時不適合澆水防止流耳爛耳。
D、干濕交替中,干長菌絲,濕長子實體,干干濕濕,干濕交替,增加菌絲透養(yǎng)對長耳有利。
采摘晾曬管理要點:
1、木耳生長到一元錢硬幣時,根據(jù)干品等級靈活掌握鮮品大小,做到適時采收,即木耳生長達到到8分熟時馬上采摘,不能等整個菌包全部長滿,耳片超過等級標準,過密沾連,采摘時容易帶掉小耳片及耳芽,造成產(chǎn)量和質量參差不齊,直接影響銷售價格,特別是春耳在連雨天前更要做好適時采收。
2、采摘時要輕拿輕放,避免碰掉未達到標準的小木耳和四周菌包上的木耳,采摘時要捏住耳片根部,避免撕碎耳片,造成不完整耳,采摘后的菌棒應豎立于原位擺正。
3、采摘下的
木耳用干凈桶或筐盛裝,有泥土的木耳、流失耳要與干凈木耳分開單裝,泥土耳晾曬前要洗后再晾曬。
4、晾曬床距地面大約70厘米,床面寬150-200厘米,上鋪紗窗不能將塑料布直接蓋在木耳上。
5、由于太陽光的強烈照射,造成木耳有機質揮發(fā),造成質量減輕,所以采摘后木耳稍厚均勻攤在晾曬網(wǎng)上,盡可能讓耳片背面陰天向上,晴天向下。木耳晾曬不要過干,一般含水率在18%,用手握堅硬、扎手、聲脆薄片不碎,無濕根為標準。木耳過干裝袋后木耳破碎,過濕木耳擠壓變形易霉變影響品質。
第一茬木耳采收后,地面要清理干凈,晴天保持兩天后再澆水,給菌絲一個恢復休養(yǎng)生息時期,通過2-3天的干燥養(yǎng)菌,使菌絲積聚營養(yǎng),這個時期還應注意通風,等菌絲恢復傷口變白,菌絲增厚,再繼續(xù)澆水,7-10天就可采收第二茬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