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由北京市食用菌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法人孫志國研究員研究發(fā)明的“秸稈基料替代木屑工廠化立體栽培香菇高效高產技術工藝”,在平泉試驗示范取得成功。該技術采用富含木質素的玉米秸稈、豆稈、棉稈、向日葵稈、玉米芯等經粉碎后替代木屑作為栽培香菇的基料,可使栽培香菇使用木屑減少用量10%~18%(通常生產木腐食用菌木質素含量需達到40%~45%,采用孫志國發(fā)明的新工藝技術生產香菇木質素含量只要求達到25%~35%,不足的木質素濃度靠秸稈中的木質素來補充),不僅節(jié)省林木消耗,而且還可減少秸稈焚燒,對保護林木資源,改善大氣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栽培中采用帶有納米呼吸孔的長方體單層膜無菌全氧發(fā)酵菌袋替代現今采用的長圓柱形的雙層膜無菌厭氧發(fā)酵菌袋,具有多重優(yōu)勢:
一是長方體菌袋五面可以生產香菇,較長圓筒形菌袋與承載體接觸下表面不能生產菌菇相比,出菇表面積大大增加,因而出菇產量高;
二是納米呼吸孔可實現全氧發(fā)酵,菌絲發(fā)酵時間加快,通常帶有呼吸口的長方體菌棒發(fā)酵時間需20天左右,而生產上采用常規(guī)栽培使用的長圓柱形菌棒菌絲發(fā)育完成時間需3~4個月,生產香菇效率提高3~5倍;
三是帶有納米呼吸孔的長方體菌棒無需像常規(guī)栽培使用的長圓柱棒利用菌袋打孔器(機)在菌袋表面打孔透氣,節(jié)省生產用工成a本;
四是長方體單層膜菌袋較長圓柱形雙層膜菌袋節(jié)省用膜,有利于減少廢菌袋丟棄造成的白色污染;
五是長方體菌棒工廠化立體栽培香菇較常規(guī)長圓柱形菌棒占有空間大大減少,在同等占用土地面積的情況下,長方體工廠化立體栽培菌棒數量是常規(guī)栽培香菇生產效益的3倍以上。而與“秸稈基料替代木屑工廠化立體栽培香菇高效生產工藝”新技術相配套的長方體菌袋裝袋機,通過近兩年使用深受菇農歡迎,裝袋效率大幅度提高。秸稈替代木屑做基料、帶有納米呼吸口的長方體菌袋及長方體菌袋裝袋機配套技術,不僅適用于香菇,而且還適用于滑子菇、杏鮑菇等諸多木腐食用菌栽培生產,同時對一些草腐食用菌栽培也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今后隨著國家將秸稈作為食用菌基料綜合利用農林作物秸稈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菇農栽培食用菌菌棒采用由傳統(tǒng)長圓柱形菌棒向出菇量高且效率高的帶有納米呼吸口的長方體菌棒的快速自然轉變,必然推動食用菌生料配方及生產工藝技術及裝備迅速作出相應改變,可以預見我國未來幾年將帶來食用菌栽培生產技術一場革命,尤其是木腐菌食用菌栽培生產技術一場大的深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