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說過,“夫為醫(y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千百年來,中國人染患疾病后,改變飲食內容,通常是要做的第一件事。一粥一飯,一飲一啄,固本培元,養(yǎng)正攻邪,以膳食強身去病的觀念體現在中國人日常食養(yǎng)中。感恩祖先的智慧,感恩自然的饋贈。
立秋后,就意味著秋天已經慢慢到來了。秋天氣候干燥,夜晚雖然氣溫偏低,但白天氣溫仍然比較高。熱邪能傷津、耗氣,加之秋天燥邪較甚,燥邪能消耗津液,除了適當掌握好飲食起居的調養(yǎng)外,還要注意飲食。
根據中醫(yī)燥則潤之的原則,應該選取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為主。秋季空氣中濕度較小,風力較大,天氣干燥,人體的汗液蒸發(fā)較快,口唇、皮膚容易干燥,汗液中比較容易丟失一部分維生素。因此,秋季更應該重視補充機體水分,和攝入充足的維生素,補充營養(yǎng)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建議多食菌類,菌類中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比較豐富的,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且還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菌湯——七彩菌菇湯。
食材:新鮮菌類(草菇、猴頭菇、香菇、牛肝菌、竹蓀等較小型菇類皆可),大棗五顆,荊芥適量,香油,鹽等調味料。
做法:
1. 所有菇類洗凈,較大型菇類切成絲備用。
2. 鍋內置水,將所有菇類下鍋煮至沸騰。
3. 放少許鹽(不用放味精,因菇類熬出湯很鮮甜)臨起鍋時放大棗荊芥及少許香油。
功效:
1. 草菇
草菇里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促進細菌代謝,提高免疫力,同時也具有解毒功效,能結合體內的重金屬,通過大便或者小便的方式排出體外。另外草菇也能達到消食祛熱以及壯陽滋陰的效果,防止出現壞血病,加快傷口愈合。
2. 猴頭菇
猴頭菇屬于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降低膽固醇含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延緩衰老。另外,猴頭菇里面有大量的多糖體以及氨基酸,能幫助食物消化,輔助治療胃炎胃潰瘍以及胃癌等。
3. 香菇
香菇里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蛋白質以及b族維生素和多種酶,能滋養(yǎng)皮膚,保健身體健康,尤其是含有豐富的硒,能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幫助抗擊衰老,保持皮膚的潤滑。
4. 牛肝菌
消食和中、祛風寒、舒筋絡。牛肝菌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如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5. 竹蓀
中醫(yī)理論認為,竹蓀性寒,味甘,無毒,具有生津止渴、清肺化痰的作用。
大棗荊芥具有矯嗅矯色的作用,以上七種聯用色香味俱全,還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補益秋天因為燥熱損耗的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