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發(fā)布時間:2016-10-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三明真菌研究所為主體改制的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600萬元。公司主營食(藥)用菌菌種、微生物菌種、發(fā)酵產品及生物有機肥料、真菌生化產品的科研開發(fā)與生產銷售、食用菌產品的加工銷售以及進出口業(yè)務。
三明真菌研究所創(chuàng)建于1962年,是國內成立最早的真菌專業(yè)研究機構之一,創(chuàng)立之初名為“福建省三明地區(qū)真菌試驗站”,即當時的福建省生物研究所二部,1978年,改稱為“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主要從事野生真菌資源普查與馴化、食用菌遺傳育種、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生理生化研究、真菌新藥研制和保健品的研發(fā)等。
研究建所四十多年以來,共承擔了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近百項,獲得四十多項次國家、省、市科研成果,其中“香菇育種新技術的建立與新品種的選育”獲得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fā)表論文數百篇, 出版了《自修食用菌學》、《中國食用菌百科》、《中國大型真菌原色圖鑒》、《18種珍稀美味食用菌》、《中國香菇生產》、《中國金針菇生產》等真菌著作二十多本,培訓全國各地的食用菌專業(yè)人才一萬五千多名。 發(fā)明了銀耳混種工藝(1966年),出耳率達100%,居國際領先水平;最早發(fā)現并定名茶樹菇品種(1972年);在國內首先育出用于木屑栽培的香菇雜交菌株(1983年);選育出國內第一個定型和自選的金針菇商品化生產菌株,成功地在我國開發(fā)出金針菇品種;在國內首先提出發(fā)展珍稀食用菌的戰(zhàn)略,并進行杏 鮑菇、大球蓋菇、大斗菇、虎奶菇、鮑魚菇、香魏蘑等珍稀食用菌的研究開發(fā)。
四十年來,自行選育出銀耳Tr5, 香菇雜交菌株Cr01、Cr02、Cr04、閩豐一號,金針菇三明一號,金針菇雜交19號,毛木耳781,黑木耳139、8129,茶樹菇3號,香魏蘑15號、16號,荊西口蘑,大斗菇等食用菌優(yōu)良新菌株共40多個,并研究開發(fā)了許多藥用菌新菌株、新藥及其它產品,為我國食用菌產量居世界第一做出了較大貢獻。三明真菌研究所因其顯著的科技成就而享譽海內外,與國內外同行有著廣泛的聯系和交往,己接待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專家學者來訪。
公司現有高中級職稱科技人員26人,大專以上學歷職工占46%。公司占地面積52畝,建筑面積1.85萬M2,擁有自行研發(fā)的食用菌40多種上百個優(yōu)良菌株,中外食用菌專業(yè)書刊資料10000多冊和食用菌標本1500多種,已注冊有三真菌種及有機肥、皇蓋食用菌、樹花藥品等注冊商標,具有母種、原種、栽培種、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精粉、多糖、軟包裝、袋泡茶等不同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公司內設真菌研究所、質檢中心、食用菌菌種部、生物工程部等部門,是一個集科研、生產、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省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目前,公司產品已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和歐美地區(qū)。公司董事長帥金高先生為全國勞動模范、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單位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qū)綠巖新村212幢(翡翠城對面),電話:0598-8243994。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