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液配制好后,裝入500mL容量的三角燒瓶中,每瓶裝量為100mL,并加工0~15粒小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紙封口,在1.5kg/cm2壓力下滅菌30分鐘,取出冷卻到30℃以下時,接入一塊約2平方厘米的斜面菌種,于23℃~25℃下靜置培養(yǎng)48小時,再置往復式搖床上振蕩培養(yǎng),振蕩頻率為80~100次/分,振幅6cm~10cm。如果用旋轉(zhuǎn)式搖床,振蕩頻率為200~220轉(zhuǎn)/分。搖床室溫控制在24℃~25℃,培養(yǎng)時間因菌類不同而異,一般是在7天左右。培養(yǎng)結(jié)束的標準是:培養(yǎng)液清澈透明,液中懸浮著大量小菌絲球,并伴有各種菇類特有的香味。
一、液體菌種的檢驗方法
對液體菌種進行檢驗可采用感官檢查和取樣測驗相結(jié)合的方法。
1. 感官檢查 可采用“看、旋、嗅”的步驟進行檢查。
看:將樣品靜置桌上觀察。一看菌液顏色和透明度,正常發(fā)酵醪液呈黃色或黃褐色,清澈透明,菌絲顏色因菌種而異,老化后顏色變深;染雜菌的醪液則混濁不透明。二看菌絲形態(tài)和大小,正常的菌絲大小一致,呈球狀、片狀、絮狀或棒狀,菌絲粗壯,線條分明;而染雜菌后,菌絲纖細,輪廓不清。三看上清液與沉淀的比例,菌絲體占比例越大越好,較好的液體菌種,在瓶中所占比例可達80%左右。四看pH值指標是否變色,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甲基紅或復合指標劑,經(jīng)3~5天顏色改變,說明培養(yǎng)液pH值到達4.0左右,為發(fā)酵點;如果在24小時內(nèi)即變色,說明因雜菌快速生長而使培養(yǎng)液酸度劇變。五看有無酵母線,如果在培養(yǎng)液與空氣交界處的瓶壁上有灰色條狀附著物,說明為酵母菌污染所致,此稱為酵母線。
旋:手提樣品瓶輕輕旋轉(zhuǎn)一下,觀其菌絲體的特點。醪液的粘稠度高,說明菌種性能好;稀薄者表明菌球少,不宜使用。菌絲的懸浮力好,放置5分鐘不沉淀,表明菌種生長力強;反之,如果菌絲極易沉淀,說明菌絲已老化或死亡。再次觀其菌絲狀態(tài),大小不一,毛刺明顯,表明是供氧不足;如果菌球縮小且光滑,或菌絲纖細并有自溶現(xiàn)象,說明污染了雜菌。
嗅:在旋轉(zhuǎn)樣品后,打開瓶蓋嗅氣味。培養(yǎng)好的優(yōu)質(zhì)液體菌種,均具有芳香氣味;而染雜菌的培養(yǎng)液則散發(fā)出酸、甜、霉、臭等各種異味。
2. 取樣測驗 可取液體菌種進行稱重檢查和粘度檢查;生長力測定和出菇試驗;化學檢查,包括測pH值、糖含量和氧含量等;顯微檢查,包括細胞分裂狀態(tài)觀察、普通染色和特殊染色等。
二、液體菌種的使用方法
液體菌種可作原種使用,也可作栽培使用。
1. 作原種 取一支100ml。獸用注射器,去掉針尖,換一根內(nèi)徑1mm~2mm,長100mm~120mm的不銹鋼鋼管,制成一個菌種接種器。使用前,洗凈接種器并用紗布包好,經(jīng)高壓蒸汽滅菌,冷卻后抽取液體菌種即可進行接種。<BR> 經(jīng)滅菌待接入菌種的原種瓶,先要在無菌條件下去掉棉塞,并改換無菌薄膜包扎瓶口。接種時,將針管插入瓶口上的薄膜,每瓶接種量為10mL~15ml,要注意使液體菌種均勻分布在培養(yǎng)基表面,拔出針管后要立即用膠布貼封針孔,豎放在培養(yǎng)室的床架上進行培養(yǎng)。
2. 作栽培種或直接進行栽培 液體菌種在作栽培使用時,瓶栽的每瓶接種量為10mL~15mL;熟料袋栽的每袋接種量為,小袋10mL~15mL,大袋的20mL~30mL;開放式床栽的,每平方米接種量為500mL~1000mL,不需要接種針筒,可直接均勻灑在培養(yǎng)料面,或進行穴播。